中国水网 - 水资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人物访谈 | 行业政策 | 市场信息 | 社会关注 | 水资源 | 水务财经 | 技术趋势 | 会展动态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投资指南 > 肥城市:创新“水银行”模式 破解水资源供需难题
M.biz | 商业搜索

肥城市:创新“水银行”模式 破解水资源供需难题

信息来源:sssuuu.com   时间: 2025-10-12  浏览次数:58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1日讯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肥城市积极探索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创新“水银行”模式,通过水资源“零存整取”与市场化配置,将分散水资源整合为可流动的“活资产”,实现了水资源高效流转和精准供给。

  泰安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是位于肥城市的一家全产业链农牧企业,去年该企业计划扩大养殖规模,但用水配额不能满足需求,扩产计划近乎停滞。

  泰安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辛宪荣表示:“扩大养殖规模将导致用水量增加,用水不能满足需求,重新开展论证需要时间,我们是既怕超配用水引起违法,又怕用水问题延误订单、影响企业发展。”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肥城市水资源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主动对接企业,宣传“水银行”政策,并指导企业通过平台申请购买水权指标,解决了企业长期用水的难题,成为山东首笔网上挂牌水权交易。

  所谓的“水银行”就是把分散在生产企业或其他主体零散的水权集中收储,再统一调配给有需求的企业,从而实现水资源高效流转和精准供给。

  与此同时,在应对短期应急用水时“水银行”同样高效。在肥城济微一标项目施工期间,多个环节急需用水约2万立方米,按正常流程,水权审批至少需要2到3个月,远不能满足短期用水需求。

  肥城市水资源保护中心副主任韩强介绍,针对这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我们依托“水银行”的灵活调配机制,简化了临时用水审批流程,精准匹配了节余用水权,在短时间内帮助他们解决了用水难题。

  为确保“水银行”规范长效运行,肥城市出台《肥城市用水权收储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收储、交易、监管各环节,并建成水资源管理平台,通过大屏动态调配,实现从“水权入库”到“用水出库”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自2024年12月完成首宗水权交易以来,当地已累计完成水权交易23宗,交易水量530.78万m³,实现税收587.44万元。

  肥城市水资源保护中心党组书记邵波介绍,“水银行”的创新,本质上是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将分散的、节余的水资源使用权转化为可计量、可交易的“准资产”,以实现水资源高效优化配置。下一步,将加快推进试点工作进程,建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构建起水资源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水资源总量与产业结构相协调的水资源管理新格局。

  肥城“水银行”的创新,破解了“找水用水”的瓶颈,实现了水资源高效流转和精准供给,为破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难题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新路径。

  闪电新闻记者 张天成 李翔宇 肥城台 李言果 尚振鹏 陈蒙 泰安报道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