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近年来,铜川市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从农业节水灌溉到工业节水改造,再到城乡居民生活节约用水,“节”尽所能提水效,精打细算严管理,变“废”为宝拓途径,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科技赋能 精准监管用水
近日,在秦创园铜川市农业科技创新融合示范园的智能化温室车间里,技术员井桐桐正在查看大棚里的番茄长势情况。
井桐桐告诉记者,每个车间栽培7200~7500株番茄,实行智能化控温,无人化值守模式,采用光积分灌溉,精准计算植物用水需求,不浪费每一滴水。每株番茄配两个滴箭,每个滴箭日供营养液1300毫升。同时,在每个椰糠条下开有排液孔,植物吸收所需水肥后,将剩余水分排到回液槽,收集至水肥车间经消毒机消毒,再次实现循环灌溉,极大地提高了用水效率。
此系统,让每个车间番茄年产量达80吨,实现节水50%,节肥90%的效果。同时,园区建设蓄水池,对大棚雨水、路面雨水等进行收集,回收灌溉用水近4万立方米,最大限度提高了雨水这一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满足了园区日常农业用水需求,实现了节水增产的目的。
“农业是用水大户,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是缓解水资源短缺,提高用水效率的重要举措。”市节水办主任姚莎说:“我市水资源短缺,要全面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优化农业用水结构,实现农业节水增产。”
工业:节水减排 助力绿色发展
“2024年市水务局下达用水计划指标311.5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指标62万立方米,设定了年度用水总量的红线。”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设备能源部工程师张立社解释道:“指标下达后,我们深知这是一条警戒线,公司将指标进行了二次分解,落实节水责任,以优化生产用水。2024年,实际用水量287.15万立方米,再生水61.04万立方米。”
据了解,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有铝镁合金分公司、矿业公司、锦阳电厂和阳极分公司,年度产能为3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煤炭、装机容量4×350兆瓦及30万吨预焙阳极,是集煤-电-铝为一体的生产企业。
张立社告诉记者,在节水管理上,公司强化节约用水管理,落实专职部门负责用水工作,建立了月度用取水台账,对每个分公司用水进行过程管控,并将用水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以此杜绝水资源浪费。
同时,铝镁合金、锦阳电厂及阳极分公司建设了1.76万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收集利用雨水10.53万立方米,充分利用雨水这一非常规水资源用于补充生产用水,并自筹资金建设再生水配水管网,提升非常规用水量。厂区内还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实现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变废为宝,解城市之“渴”。
水是工业生产的血脉,节水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大力实施工业节水控水,坚持严格工业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双控原则,持续强化工业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要求新、改、扩建设项目用水定额必须达到先进水平。
据悉,用水计划覆盖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需建立用水台账,实施用水评估预警。同时,大力策划包装项目,推进再生水利用,让其充分发挥“第二水源”作用,实现多水共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生活:开源节流 凝聚节水共识
走进王家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校园,操场电子显示屏上“新时代 更节水”的宣传语格外醒目,在旁边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依托水务部门实施的节水型校园建设项目里,数十个节水喷灌设备正向空气中喷出白色的雾气,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张贴着宣传节水的海报……
“节水,应从娃娃抓起。” 王家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校长焦银丽说:“学校常态化开展市情、水情宣传教育,让娃娃们了解铜川水资源的现状,深知水资源的宝贵,并通过手抄报、国旗下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节水意识。同时,利用科学课、实践课和劳动课组织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真切感受雨水资源的利用和高效节水设施的节水效果,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
为了提高全市群众节水意识,养成良好节水习惯,市水务局积极行动,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目前,全市已实现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覆盖,节水能力显著提升。
此外,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节水护水宣传,向民众普及节水护水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节水护水工作;在全市开展节水护水“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进乡村)宣传,凝聚全社会节水共识,形成人人争做节水护水主力军的良好氛围。
节水工作任重而道远,不喊口号,重在行动。市水务局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全市水资源集约节约的刚性约束真正硬起来、规则立起来、政策落下去、管理跟上来,打好了节水“组合拳”,为铜川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