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利用工程物探技术,在闽江口城市水资源配置提质增效工程福州主城区输水线路跨闽江段开展物探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实现了工程物探技术在水网市政领域应用的新突破。
闽江口城市水资源配置提质增效工程是福建省级水网的骨干工程,总体布局为“一库三线”,即在大樟溪新建龙湘大型水库,在福州主城区、滨海新城及莆田新建3条输水线路,向福州主城区、滨海新城、莆田等地供水。该工程具有防洪、生态、供水、发电、旅游等综合功能。
工程跨江段位于乌龙江(闽江南港)及江北港附近,呈海陆交互沉积形成的平原地貌,物理地质现象以岩体风化为主要特征,特别是花岗岩出露的丘陵区,地表岩石存在差异风化,局部常形成剧烈风化。这种软弱不均的地层极易对后期掘进施工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据现场情况及项目特点,项目团队在水域路段针对性地选用水域走航式高密度地震反射波方法,以及小面元叠加技术,可以较清晰地识别地层。同时采用微动勘探法对江中洲及闽江两岸进行勘探,展现该工程跨江段的地层划分、基岩埋深及构造异常情况,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为线路选线、初步方案设计及工程预算提供了依据,获得业主们一致好评。
水域走航式高密度地震反射波法现场(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图)
微动勘探现场(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图)
工区基岩高程等值线3D效果图(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图)
本次物探工作历时三个多月,项目团队顶烈日、战高温、不惧“烤”验,用优质高效的专业技术,助力闽江口城市群水资源配置提质增效工程完成物探数据采集。今后公司还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拓展工程物探的应用领域,增强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扩大福建设计品牌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