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地处浙江中部的永康,是钱塘江和瓯江水系的分水岭,尽管地处南方丰水区,但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1403立方米,为全省、全国人均拥有量的74%和63%,是不折不扣的缺水型城市,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之一。
如何在缺水的现实中,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的价值?近年来,永康市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工作走前列”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兴建了一批水利示范工程,城乡饮水安全、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供好水资源:城乡一张图,实现供水“智治”
在永康市水投集团,一块大屏幕上完整展现了永康城乡水质动态。
这是永康市打造的“智慧水务”城乡供水一体化管控系统。永康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创了供水、排水、污水“三水合一”的统一管理模式,实现城乡水源实时管控,对储水量、供水量、水质变化及水旱隐患、水质异常等进行预警,为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城乡水质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老百姓来说,水龙头里流出优质的自来水,是美好生活的保障。在最为重要的供水环节,“智慧水务”系统从源水出发,实时监测永康水源地的水体情况,在供水端则可以通过生产调度系统远程操作,一旦发现水质波动,迅速实现冲水、加药的远程启停,实现农村供水站的安全供水。
目前,永康市已完成9个规模水厂、50个单联村供水站的数据对接,对制水全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漏损率可控制在10%以内,产销差率降低20%,抄表率实现100%,市、镇两级管网和泵站均已加装水质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同步纳入数字化管理平台。
“现在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放心水,再也不用担心突然没水,也不用担心水质问题了。”永康市石柱镇后郎村鱼杜自然村村民陈寿新轻轻拧开水龙头,一股清冽的水流奔涌而下。永康市水务局副局长李辉介绍,从2018年起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永康用了3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基本完成,受益人口达25万余人,基本实现了城乡同质饮水要求。

2020年7月9日,永康-磐安签订供水协议。永康市水务局供图
引来水资源:“内联外引”,提升保障能力
供水“智治”的背后,是永康缺水的现实。
为了扭转水资源短缺的局面,近年来,永康市坚持“内联”“外引”两条腿走路,进一步协调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规模,全面提高水资源的保障和调控能力,实现水资源利用最优配置。
位于永康市西溪镇的四大坑水库,是一座以供水、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通过对原库坝进行加固加高,续建后总库容达99.77万立方米,95%保证率来水量183.57万立方米,连同上弄口山塘可向永康城区供水636.63万立方米/年。四大坑水库至洪塘坑水库输水隧道洞长4590米,隧道最大输水能力达11.41立方米/秒,进一步提升了供水保证率。
这是永康市投资8.2亿元实施北部水库联网工程、通过内部挖潜实现联网水库互为备用水源的一个缩影。此外,针对周边县市水资源较丰富特点,永康还积极与磐安县、武义县对接,突破县域水资源制约,实现跨县(市)引水供水。
2020年7月9日,永康-磐安签订50年期限的供水协议,通过每年从磐安购买2000万立方米优质水源,不断提高当地水资源保障能力。同时,永康市与武义县交界的花街镇杨公村、塘店村已实现从武义县城区水厂就近引水。
作为闻名遐迩的“中国五金之都”,永康工业用水需求大。如何既保障企业生产,又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永康市配套建立了水资源利用的刚性约束机制,把全市10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工业增加值水耗列入考核,以“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水资源差别化配置,带动全市由“被动节水”向“主动节水”转变。此外,实施区域内水库水系联网工程,互为备用水源,科学调配,实现水资源利用优化配置。

用好水资源:创新试点,实现再生回用
秋风渐起,在永康市舟山镇的一片试验田里,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头。
这是一块用二级处理水100~200mm深度淹5天的试验田。作为国家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舟山镇承担了南方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课题。试验田里的水稻、蔬菜,分别用一级处理水、二级处理水、生态塘水、河道清水等4种水源灌溉,植物生长数据和土壤肥料指标变化每天都及时传递至杭州、武汉、郑州等地科研院所。
李辉介绍,舟山镇通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回用工程,实现了生活污水及其氮磷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生活污染物减排的“双重”目标。数据显示,水稻田消纳农村生活污水100~260立方米/亩,蔬菜可以消纳生活污水10~50立方米/亩。以水稻田为例,再生水带入氮素,折算单位面积施肥比例,氮肥施用量可以减少10~20%。

实现污水回用的,还有位于城区的污水处理厂。走进永康市钱江水务有限公司城市污?处理?,没有想象中的臭气熏天,而是像来到了自然保护湿地。在前道工序已经处理完的污水,流入微污染水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自由水面,通过高效净化物理-植物生态系统,在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合格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以保障清水排江,进而提高永康江的环境容量,为下游居民提供安全、可靠、健康的水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既可用于绿化环保,也可以用于城市道路的冲洗,设备的清洗等等,实现水资源再次利用。
“让老百姓有水喝、喝好水,这是我们水务人最大的本职工作。近年来,永康通过一批示范工程建设,展示节水减排效应、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永康市水务局局长朱志豪说,未来,永康市水务局将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破难争先,为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水务力量。
值班编辑:叶梦婷
值班主编: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