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信宜市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多措并举,贯彻落实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绿色生态节水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推动节约用水的良好风尚生根开花,努力走出一条有信宜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道路。近日,信宜市作为茂名地区第一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部门责任
信宜市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市主要领导不定期深入现场调研,解决问题。成立信宜市节水用水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考核办法,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督办落实,切实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日常管理和长效运作。
打造示范单位,树立节水典型
将信宜市水务局等31个机关事业单位、1所小学及多个住宅小区作为节水创建试点。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节水型示范单位创建取得良好成效,典型层出。
如:信宜市水务局改造老旧供水管网和耗水设备,建成非常规水收集及使用系统设施,利用旧蓄水池集蓄大楼天面雨水作为后花园绿化喷灌用水,集蓄空调水作为前院绿化浇灌、清洁卫生等用水,率先建成水利行业节水机关。
又如:信宜市恒基混凝土有限公司,制定了节约用水管理制度,洗车水全部循环使用,做到零排放,用水器具符合要求,建成了非常规水收集设施,收集雨水、空调冷凝水及后山雨水。兴达御景城小区绿化草场安装了土壤湿润感应器。通过树立节水标杆,为信宜市节水型单位创建提供了示范,为推进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夯实基础。
强化监管保护,突出建设重点
安装监测计量设施,对尚文、高城、怀乡三大灌区实施严格用水监控。制定《信宜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规定》,从建设项目的立项设计之初,即主动介入节水管理并贯穿整个建设过程。每年均下达取水用水计划,加强节水设施管理、推广,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使各项节水政策、措施落实落细。
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为促进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进程,信宜市以强化制度建设为支撑,形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把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控制情况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域节水作为我市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内容之一,先后编制了7项水资源和节水管理制度。
二是全面实行单位用水定额管理。如:对纳入计划用水管理范围的用水户严格核定用水计划,对发证取水户100%下达计划用水,对公共供水管网内的重点用水单位开展年度取水许可总结和核定年度用水计划;出台并实施市区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坚持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等等。通过节水制度建设,逐步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走上了以管理促用水方式转变、以管理促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的轨道,逐步形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
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专题宣传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室内外电子滚动屏、宣传单张以及在各中小学开展生动的“节约用水”主题班会课、“创建节水校园、争当节水小标兵”等方式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呼吁市民珍惜水、爱护水,共同参与节水行动,营造处处抓节水、人人都节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钟镇聪
初审:柯柱基
审核:杨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