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网 - 水资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人物访谈 | 行业政策 | 市场信息 | 社会关注 | 水资源 | 水务财经 | 技术趋势 | 会展动态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技术趋势 > 【专题复习】关于高考地理水资源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4.biz | 商业搜索

【专题复习】关于高考地理水资源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信息来源:sssuuu.com   时间: 2021-04-19  浏览次数:16

  一直专业做地理

  水资源的概念

  1、概念

  广义: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它包括海洋水,不能直接利用。

  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从能否饮用的角度上说的。

  区别:水资源、水能(力)资源、水利资源 水能(力)资源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水利资源指航运、灌溉、发电、养殖等多方面交通的利用。

  2、目前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我们从数量上和运动上分析水资源的有限性:数量上看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量很少,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而陆地淡水的主体-冰川和深层地下淡水人类很难利用,较易利用的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只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仅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从水循环运动来看,陆地上的淡水来自大气降水,除每年流入的径流量和分布在人类难以居住的热带雨林地区的水量外,每年全世界真正可以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仅有约9000立方千米。因而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人类应该珍惜水资源。

  水平衡原理

  概念:全球水总量没变,但对一个地区来说有时候降水多,有时候降水少。某个地区在某时期内水量收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陆地上的某地区在不同时期,水量的收入与支出是不平衡的,但多年平均储水变化量的值趋于零,水量的收入与支出达到平衡。

  具体解释如下:设某地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R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E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P0,则该地区如果是外流区,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E0+R0=P0。

  如果是海洋,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E0=P0+R0。如果是内流区,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E0=P0。全球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E0=P0。

  此表达式说明,全球多年平均水分收入量与支出量相等,即全球多年平均水量是平衡的。

  全球水平衡状况

  (1)海洋水平衡:海洋蒸发量=海洋降水量+陆地注入海洋的总径流量

  (2)陆地(外流区)水平衡:总降水量=陆地蒸发量+陆地注入海洋的总径流量

  (3)全球:多年平均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影响

  由刚才海陆间循环演示,我们知道,水循环是通过大气中水汽输送和陆地上的径流输送而实现的。

  要影响水循环,我们就应从这两点出发。但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只能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施加某些影响。

  合理措施:

  (1)改变水的时间分布(修建水库大坝、植树造林等)

  (2)改变水的空间分布(引水灌溉、适度地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等)

  水资源及其分布

  (1)现状: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2)水资源的分布:

  衡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表现

  大洲

  除南极洲外,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

  国家

  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①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时空分布不均衡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夏秋较丰富,冬春较贫乏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

  ①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主要利用河湖水。

  ②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还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

  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②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①开源措施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②节流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地球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

  海洋上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呈现负值;高纬度地区蒸发微弱,呈现正值。

  陆地各纬度带平均降水量皆大于蒸发量,呈现正值。低纬度地区尤其显著。

  水资源总量的影响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的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越多,蒸发量越少,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考向 ?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

  1.水资源短缺的两种类型

  资源性缺水

  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

  水质性缺水

  是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产生原因

  对策

  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用水;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我国水资源分布

  1.江河年径流量——总量:27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224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数的四分之一。

  2.分布特点——空间分布: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时间分布: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很大。

  3.我国水资源紧张(特别是华北、西北地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修建水库等;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等。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工农业发展使用水量增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水体污染——保护水源,防止污染。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社会:从数量和质量来看。

  2.水资源的时间变化与人类社会:科技落后时代与科技发达时代的比较

  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的变化:从数量和质量来看。

  2.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开源与节流。

  (1)开源的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实行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2)节流的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例1、以黄河的灾害及成因为例。

  1.洪灾——水土流失、地上河

  中游:水土流失——原因:土质疏松、坡度较大,暴雨集中、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开矿。下游:地上河。

  2.凌汛——自南向北流的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刘家峡→包头;开封→利津(河口)。原因:南北跨纬度大,不同纬度地区河水结冰期和解冻期不同;发生在初冬和初春时节;现象是冰坝阻塞河道。

  3.断流原因

  (1)自然原因:流经区多为干旱、半干旱,蒸发大,降水少,流量不大;支流少,汇水面积小,下游严重渗透。

  (2)人为原因:中上游大量引水发展经济、大水漫灌、浪费严重;缺乏统一水资源管理;植被破坏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防治措施:洪灾的防治措施——中游——防治水土流失:植树种草、整修梯田、打坝淤地、保持水土,调整农业用地结构、高产稳产、复垦;下游:加固大堤、建分洪工程。断流的防治措施——统一管理、节水灌溉、跨流域调水。

  例2、以珠江的咸潮为例

  1.主要由旱情引起,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由于上游江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

  咸潮属于沿海地区一种特有的季节性自然现象,多发于枯水季节、干旱时期。多发生于珠江口。

  2.成因和危害。

  (1)降水少是主要原因:珠江无序挖沙也助长了特大咸潮的形成;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蔓延;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加剧咸潮的严重。

  (2)危害:身体健康、地下水和土壤内盐度上升、水质性缺水。

  (3)防治措施: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节约用水。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前景

  读“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对比图”,说明世界水资源分布的概况。

  简述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的特点。简述世界及我国水资源普遍紧张的原因。

  1、世界水资源分布概况

  要了解全世界或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就要了解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这就涉及到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的应用。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的多寡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是多年平均降水量;二是多年平均蒸发量;三是多年平均径流量。

  因为从循环角度看,陆地上的淡水主要来自海洋蒸发而形成的大气降水;从水平衡角度看,陆地上水量收入(多年平均降水量)与水量支出(多年平均蒸发量和多年平均径流量)是基本平衡的。

  世界各大洲在径流量大致等于降水量减去蒸发量,而川流不息的河流径流正是人类用水的主要来源,所以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一般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反之亦然。

  而由于世界各个地区所处的纬度、海陆位置不同,地形因素、临近洋流及大气环流等影响,它们的气候条件不同,因而降水量和蒸发量也不相同,故径流量也各不相同。

  这样,使得全球各大洲或各个地区水资源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局面。

  (1)?总规律

  ①世界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是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造成的。

  ②总的说来,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③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

  (2)?各洲水资源分布状况

  ①?分析“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对比图”

  蒸发量:最多的是亚洲、最少的是欧洲

  降水量:最多的是亚洲、最少的是大洋洲

  径流量排名: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②人均占有径流量最多的洲:大洋洲

  人均占有径流量最少的洲:欧洲

  ③江河径流量居前六名的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在地图册中找出以上国家,找出记忆规律(赤道两大国,世界面积居前4位国家)强调中国居第六位,总量虽然不少,但人均少。

  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的特点

  我国降水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准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兰州-拉萨

  (1)?空间分布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2)?时间分布不均匀,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化很大

  四、世界及我国水资源普遍紧张的原因

  1、世界及我国水资源普遍紧张的原因:

  (1)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

  地球上水的主体是海洋永,占水体总量的96.53%,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谈水资源,储量只占地球上水休总量的2.53%,其中68.7%的是固体冰川,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是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仍难以利用的部分,液体形式的淡水,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得也很少,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2)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地球有上1/3的地区是严重缺水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从各大洲的分布情况看,江河径流总量最多的洲是亚洲,最少的洲是大洋洲。然而,人均水量的分配情况就不同了,南美洲人均径流量最多,超过世界平均值的5.5倍,而人口较多的亚洲和欧洲最少,只有南美洲的1/10。

  ?(3)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迅猛增加。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农业用水比1975年翻了一番,工业用水每年递增4%一5%,生活用水每年递均4%,使水资源的供应进一步紧张。

  ?(4)水污染日益严重,也是造成当代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污染源不断增多的们况下,全世界遭受污染而无法利用的河流越来越多,地下水水质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大大降低了水的利用程度,加剧了世界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2、我国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1)河流的径流量小(最根本原因)在我国6大区中,华北的径流量只比西北大些。同时降水又过分集中在7、8两个月,洪水期有大量河水白白流入海洋,不能加以利用,冬季、春季枯水期,径流量又太小,不够用。

  (2)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水土资源配合不佳是造成华北缺水的重要原因)。

  (3)人口稠密(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浪费严重、水土流失等加剧了华北地区缺水的程度)

  一键搜你感兴趣的热门文章

  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为了保证大家及时看到推送,可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设为星标

获取更多学习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为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的更多精彩推送,请四连点击:分享??收藏??点赞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网证实,仅供您参考